收藏本站  |  设为首页  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当前位置:首页>>头条新闻
检察日报社评:发挥涉疫情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
时间:2020-03-10  作者:  新闻来源:检察日报  【字号: | |

从2月11日到3月4日,短短二十多天里,最高检连续对外发布了四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,集中体现了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、依法战“疫”的积极成效,鲜明展示了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犯罪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心力度。

最高检一直强调,要增强案例意识,用案例统一执法思想和司法尺度。特别是在战“疫”这个特殊时期,充分发挥这些涉疫典型案例对办案的引领、示范和指导作用,尤显重要。

对各级检察机关来说,自觉把发布的典型案例作为办案指引,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。这四批典型案例,都是检察机关近期办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,基本涵盖了疫情防控期间多发常见的犯罪类型,并且针对办案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,为办好涉疫案件提供了实践“操典”。各级检察机关要“精研”这些案例,准确把握工作要求,提高适用法律和政策的能力。比如,正确区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界限,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的界限;比如,办理因抗拒管控引发的妨害公务、寻衅滋事、故意伤害等案件,既要依法从严惩治犯罪,又要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,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在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制度优势。说浅显些,就是要把这些典型案例,作为当前办理涉疫案件的参考标准,更好地实现办案“三个效果”的有机统一。

从更高的层次来看,这些典型案例也为各级检察机关更新司法理念、把握办案规律提供了鲜活的范本。围绕这些典型案例加强法治思考,做到“以案析理”,是更高的要求。古人讲“格物致知”,我们也应该把这些典型案例拿来“格”一下,深入探究其中的道理。不仅要知道案件“怎么办”,还要知道“为什么”,深刻理解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理由、法律方法、办案策略,更加准确地把握司法办案的法律要旨、政策导向、法治精神。比如,如何认识严厉打击与依法办案的关系?如何做到既要总体上体现依法从严从重打击的政策要求,又要避免搞“一刀切”的简单操作?如何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?如何准确把握司法办案与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的关系,等等。把这些典型案例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想清楚了、悟明白了,境界就上去了,思路就清晰了,司法水平自然就提升了。

事实上,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是法治宣传的生动教材。运用这些案例加强宣传教育,深入“以案释法”,也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作用的重要方面。要认真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,创新宣传形式、载体和途径,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对典型案例作出法律解析,使典型案例发布成为展示公正司法的重要窗口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平台。要注意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、预防作用,震慑违法犯罪分子,防止一些人因法律上的“无知”导致行为上的“无畏”。更要注意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意义,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充分说理、释疑解惑,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,从具体案例中感受法治精神、增强法治信仰,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。

 
  通知公告
·宁城县人民检察院“两微一端...
法律法规
  两微一端
宁城检察微博
宁城检察微博
宁城检察微信
宁城检察微信
 

Copyright?2015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哈河大街86号 邮编:024200 电话:0476-4272555 传真:0476-4272812 举报中心:0476-4222000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